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内河运输、港口经济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由于港口吞吐量的持续增长,船舶靠岸24小时不间断的燃油发电产生的污染对城市环境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为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实现绿色航运,9月25日,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现场推进会暨京杭运河岸电全覆盖启动仪式在浙江湖州举行。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进一步减少船舶污染排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岸电互通,实现绿色航运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在古代,京杭运河通衢南北,富庶两岸,是我国南北水上运输的“大动脉”;在当下,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运河仍承担着大量货运功能,航运能力依然影响着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为打造京杭运河美丽新航道,实现绿色航运,大力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刻不容缓。
浙江是水运大省,港口发展保持国际领先水平,为加快绿色港口创建,浙江省率先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大力推进港口码头和水上服务区岸电建设。目前,浙江已在杭州、嘉兴、湖州公共水上服务区建成130余套低压小容量岸电系统,实现京杭运河浙江段公共水上服务区岸电设施全覆盖。浙江使用岸电后,预计全年可减少燃油消耗约125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950吨,氮氧化物约2吨。
此外,据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杭运河浙江段的所有岸电设施均采用标准化接口,可以实现刷卡接电、实时结算,并接入岸电设施互联互通智能服务平台,实现多类型船舶智能用电监控,实现船岸互动和计量交费一体化服务,实现岸电设施省内的互联互通。
仅仅是在某一区域发展岸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船舶污染问题。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将浙江经验推向全国,正在全力推进京杭运河全线公共水上服务区绿色岸电全覆盖工作。在未来,岸电还能实现省际互联互通,预计2018年底前,将实现京杭运河全线公共水上服务区绿色岸电全覆盖,并建成一体化港口岸电运营服务系统平台。除京杭运河沿线外,在长江沿线,东部沿海也将全面启动港口岸电工程建设,最终打造“两纵一横”绿色运输线。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发布了14项港口岸电企业技术标准,累计投资1.4亿元,在“两纵一横”区域已推动建成600多套岸电设施。京杭运河也将在岸电的全覆盖中,开启绿色航运的新篇章。
绿色岸电的全面覆盖,不仅可以实现绿色航运,还能改善船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降低船舶靠港成本和维护费用。
据了解,位于京杭运河重要支线航道长湖申线的城东水上服务区是湖州最早建设投用岸电桩服务区。湖州城东水上服务区于2013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占地38亩,停泊岸线309米,靠泊能力1000吨级,可供40余船舶同时停泊。目前,城东水上服务区岸电项目共建设了14套岸电装置,包括9套2*7千瓦单相低压一体化岸电桩,3套2*20千瓦三相低压岸电桩和2套120千瓦三相低压岸电桩,总功率为486千瓦。同时配有后台运营管理系统,能实现多类型船舶的智能用电监控;一体化岸电桩的标准化接口,可进行人机交互、刷卡接电和完善的硬件保护功能、远程通讯及数据交互功能。有了绿色岸电的投入使用,原本浓烟阵阵、发电机隆隆作响的水上服务区显得格外安静,船民们不用再担心柴油机发电出现危险,可以在船上舒舒服服睡个好觉了。
前不久,船民丁水荣在湖州城东水上服务区用上了岸电,他说只要将船上的电源插入岸边的岸电箱充电插口,在岸电箱的刷卡区刷一下预充IC卡,船上就通电了,不仅方便而且便宜。据悉,以前船舶靠港时使用柴油发电,一台空调一个小时就要烧7、8块钱的柴油,现在用岸电还不到2块钱,而且没有黑烟,没有噪音,越来越多的船民开始使用岸电,实现一卡在手,岸电共享。
据湖州城东水上服务区工作人员介绍,一体式直流充电桩的使用,船民们既可以对船舶充电,也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船民们靠岸时可以开着新能源汽车去采购物资,回来时,船舶也已充好了电。
为给过往船舶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整个服务区除了提供岸电服务外,还为船民们提供了智能供水机、油污水接收、垃圾上岸、船员休憩室、便民超市等便民服务,满足船户日常所需。并提供免费公共自行车,方便船民绿色出行,真正做到共享绿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