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能文丨芸豆】如果你在北京生活,会有一个很鲜明的感受:路上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了。如果你还参与小客车摇号的话,感受就更深刻了:汽油车越来越难摇。
是的,北京汽车指标正逐渐从汽油车向电动汽车转移,2018年年度小客车配置指标总量由15万个减少到10万个,其中新能源指标保持6万个不变,普通指标由9万个减少至4万个。
数据表明,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56万台,较2016年净增27万辆。而根据国务院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当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200万辆,累计产销量500万辆以上。
新能源汽车数量上来了,那么充电桩呢?怀揣对充电桩市场的种种疑问,小编采访了致力于提供“更美好的智能充电体验”的智充科技CEO丁锐。
充电桩市场很苦闷?智能充电来了
根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一个千亿量级的充电桩市场已经形成。
随着众多行业参与者趁势纷纷建站,涌入充电市场,资质良莠不齐,背后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顾头不顾尾”的现象在一些公共充电站开始频繁出现:比如不能远程诊断升级,充电设备出现损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能预约充电,电动车主好不容易导航至充电站点却发现没有空余充电车位……
对于充电运营商来说,最头大的要数充电设备的利用率太低。有媒体做了一个计算:以国家电网为例,2016年其累计建成了4万个公共充电桩,全年共提供了1200余万次充电服务——简单一算,单个充电桩每日使用还不足一次。
投入了这么多,何年何月能赚得回来?
怎么办?其实,以上提到的种种难题,通过智充科技打造的“智能设备+云端服务”的一站式智能充电解决方案就可以轻松攻克,不仅如此,还可以在盈利的同时实现充电站无人化管理。
在充分结合硬实力和软实力方面,丁锐设想了很多。市面上有五百多家电器企业都做充电桩,但很多都仅仅停留在设备层面,对于分布式的充电桩而言,软硬云相结合下的交互体验,或许是比充电更高的价值。
图片为智充C系列智能充电桩产品,最大功率可达480kW。其中C2交流和C6直流充电桩为“红点”设计大奖得主。
不止充电,98%的功能是交互
交互,是智能充电解决方案的核心。
在许多人的眼中,充电桩只是一个电器,拨开开关、接入电流、完成充电之后就不辱使命,但在丁锐看来,这只是一个充电桩2%的功能,剩下的98%的功能是交互。
在他看来,未来的智能充电桩不仅仅是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和车主之间的游戏,而是贯穿于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当你拥有一台充电桩,或你拥有一块停车位,你拥有的资源可以给别人提供服务,这样一来,车主享受服务可以开得更远,而分享资源的人可以获得充电的费用。
交互的概念可以有多种延伸。
比如在支付系统方面,除了灵活的移动支付渠道之外,还能实现不同时间段的多种组合计费策略,对不同用户进行分组管理;
比如在软件方面,一个标准的充电桩数据管理平台能让充电桩的管理更加灵活和高效,对于充电桩的运营者(比如商场、楼宇、写字楼物业等实际操作充电桩的管理者),一个综合操作平台能方便快捷地完成对充电桩的部署和管理;
比如在物联网、云计算方面,大规模分布式的集群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能够让充电桩设备进行实时双向通信,向设备发送远程控制指令、接收设备上报的实时数据、并完成对充电业务、充电设备、充电流程的远程控制和管理,实现充电站的无人化管理。
“城市充电合伙人”=坐着数钱?
通过智充的智能化充电解决方案获益的案例有很多。
以去年4月投入使用的深圳致联前海充电站为例,该充电站配套的15个大功率直流快速充电桩和17个交流充电桩以及软件管理平台全部来自智充科技。
截至2018年2月底,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前海充电站的总充电量已经超过350万度,单桩日均充电时长超过13个小时,个别桩甚至接近15个小时。充电桩利用率在整个行业中首屈一指,平均每个充电桩的利用率高达55%,而同业平均水平仅为不到15%。
5月5日,智充将携手包括小桔充电(滴滴出行旗下品牌)和百度在内的诸多重量级战略合作伙伴,推出全维度的充电站运营解决方案,并面向全国范围招幕500名优秀的“城市充电合伙人”,共享2000亿充电市场。“城市充电合伙人”不仅可以获得智充提供的软硬件一站式服务以及24小时x365天的专业运行维护,还将获得来自智充战略合作伙伴的项目资金支持和平台共享新能源车流量,在优化现金流的同时提高运营收益。
更强大的设备,更完善的服务,全维度全天候的专业支持——智充“城市充电合伙人”计划,了解一下?(点击“阅读原文”查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