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行业:变革才能走向成熟

近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其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71751个,其中交流充电桩119445个、直流充电桩87956个、交直流一体充电桩64350个。值得肯定的是,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进展,充电桩数量居全球首位。

现阶段,充电桩产业的发展与政策推动密不可分。根据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充换电站桩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以此满足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充电桩行业:变革才能走向成熟

然而, 今年已经过半,距离目标达成期限仅剩约两年时间。按照目前的推进速度测算,我国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桩目标是否存在难度,亟需解决哪些难题?

■ 充电难问题依然存在

“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充电桩数量达45万个,同比增长51%,但仍远远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虽然车辆的续驶里程增加,使充电环节存在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不过总体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充电难现象依然突出。”在近期举行的2018(第三届)中国充电桩创新峰会上,孙国家能源局信息中心原巡视员、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会长耀唯说道。

中汽中心实验所电气系统室主任黄炘也认为,虽然我国充电设施发展速度已经很快,但距离2020年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个缺口也不是很快就能够补上的。

充电桩行业:变革才能走向成熟

“与新能源汽车不同,充电基础设施目前的建设情况远未达到政策规划提出的愿景。”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田泽普介绍称,目前私人充电桩的建设规模拉低了总建设量。

一方面,政策规划更强调私人充电桩建设;另一方面,据赛迪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满意度报告显示,接近70%的私人车主购买原因仍是因为牌照问题,且从车险数据看,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私人车位紧张,亦限制了私人充电桩建设。

为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今年3月7日,国家能源局出台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出:“2018年将积极推进充电桩建设,统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优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布局,建设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年内计划建成充电桩6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0万个,私人充电桩50万个。”

充电桩行业:变革才能走向成熟

然而,充电难并非仅表现在充电桩数量不足上,利用率低、布局不均衡、位置不匹配等也是需解决的难题。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使用率不足15%。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显珠表示,充电基础设施推进难度大,有车无桩、有桩无车等现象仍大量存在。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充电体系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任务不容忽视。

“有必要通过构建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大规模部署管理,将充电桩和更多的应用结合起来,在通讯、共享等实际操作中,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充电服务。”他说。

■ 充电用户体验亟待改善

在我国,充电桩建设取得了突出进展,然而无法忽视的是,目前市面上投入运营的充电桩在实际应用环节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充电设备易受环境干扰,充电桩质量参差不齐,操作方式复杂,支付互联互通不足等。

充电桩行业:变革才能走向成熟

去年,为调查车桩匹配问题,中汽中心组织12家车企和13座城市的充电运营商,针对19款车型27辆纯电动乘用车进行了200多次测试。

据黄炘介绍,他们发现的用户体验问题就包括:充电桩电压谐波严重、不稳定;在居民区受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如交流充电桩如果安装在电梯附近,电梯升降时充电桩使用受到干扰;地下车位充电桩少,网络信号弱、寻桩困难;一些充电桩尽管在APP中有显示,但实际上并未对外开放等。

此外,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还包括:车辆枪座适配度不高,或过紧或过松,导致充电异常;充电和启动的流程操作繁琐,一些企业在支付方面设有壁垒,尚未实现完全互联互通;市面上仍存在大量非主流车桩,其开发流程不够严谨,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在安全和监管上存在很大难题等。

对于如何提升用户体验,黄炘介绍了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企业的关注点基本在提高充电速率方面,力图向大功率充电发展。乘用车领域到2025年,有可能实现批量300千瓦大功率充电,商用车领域功率很快将达到500千瓦左右,下一步要做到1000伏,最终达到15分钟充电80%;充电设施领域,充电接口是改进难点,目前方向是通过液冷实现快速降温,从而提高电流。”

■ 盈利难问题考验桩企

对于充电桩行业的发展而言,最大痛点无疑是盈利难、盈利慢。充电桩企业受政策及政府行为影响较大,它们中的一些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被拆迁,动辄损失数百万元。

充电桩行业:变革才能走向成熟

目前,很多充电桩企业采用设备加运营双模式,该模式与共享单车的发展具有很大相似性。

田泽普认为,这种模式存在一定弊端,并不适用于充电桩行业。“共享单车成本低,使用率高,因此盈利点转化更快,而充电桩建设成本高,充电时间长,使用率低,因此充电桩企业不宜盲目效仿。”她说。

田泽普提出,企业是否可参考滴滴出行和车企的关系思考未来定位问题。她表示:“设备商更多是站在制造业的角度,特点是重资产,销售设备,涉及上下游产业链,关键是提供高品质和智能化的产品。运营平台则属服务业,是轻资产,赚取的是服务费。”

从目前充电桩行业整体发展来看,整合趋势已露端倪。充电桩产业也从过去几年的投资热转变为理性投资,最初进入的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不足,管理能力有限,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日前,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发布《电动汽车发展对配电网影响及效益分析》报告称,2020年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将形成几家大型专业服务平台运营商为主,大量中小型运营商并存的格局;到2030年,形成少数几个主要充电服务平台运营商,绝大多数公共设施与专用设施都加入一个或多个平台。

电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厚志表示,桩企接下来一定要朝精细化方向发展,不断去核算内部成本,包括市场拓展的成本、充电桩建设的成本,每一个站点的投资都要与需求紧密联系。

avatar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