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热潮涌动之下,低迷的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再次迎来风口。融合能源与交通两大产业,高度契合数字基建发展方向,这是一个绝不缺少想象空间的市场,关键在于如何让想象落地。
A 充电网络区域规划与协调布局待优化
两大电网企业正在重新布局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南方电网计划在未来4年通过投资和并购的方式建成充电桩38万个、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国家电网也在今年安排27亿元资金投入充电桩建设,新增7.8万个充电桩。
早在2009年,两大电网企业就已经开始在电动汽车充换电领域发力,不过由于早期投资成本巨大、盈利模式不成熟,充电设施行业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至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将引入社会投资参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以后,嗅觉灵敏的各路资本纷纷进入这一行业,充电设施建设骤然提速。据充电联盟统计,2015年全国公共充电桩建设、运营数量为4.9万个,到2016年就猛增至15万个。
经过两年爆发式增长后,充电市场格局逐渐稳定下来,国网、特来电、星星充电和普天能源四家运营商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各大运营商在初期主要采取“跑马圈地”模式建桩,虽然充电桩总量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但平均利用率并不高,其中公共充电桩的利用率不足15%。
充电桩分布不合理、一线城市充电成本高、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偏低是造成充电桩平均利用率偏低的主要因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在联合发布的《中国充电服务市场如何健康发展》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