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出行确实便捷,但电池质量不稳定、不规范充电、违规停放室内等,这些成为引发电动自行车火灾的主要原因。”陈荧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加强电动车充电安全管理已经形成共识,一些小区已经建设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的区域,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有些集中充电区域的充电处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护,如果遇到刮风下雨天,雨水可能会飘进去,这些细节的地方需要我们多关注。”陈荧说。
陈荧说,目前,在居民小区加装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已经成为较广泛的共识,但是相关的建设规范、选址规范、管理规范、注意事项等问题尚存在不明确之处。建议下一步可以在借鉴先进经验和总结常见偏误的基础上,制定具有普遍参考性和广泛适用性的指引文件,便于参考。并加强电动自行车注册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物联网、AI等技术,普及智能充电桩、电梯感应报警器等智能终端的应用。充分考虑消防、防雷、安全用电管理、电池检测预警、安全预警等因素,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智慧的充电环境。”陈荧建议。
在规范收费方面,陈荧认为,为了更好地保障居民利益,提高居民利用集中充电设施的积极性,应该加强相应的收费管理。可以考虑由市发改委等部门牵头规范本市居民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收费标准,明确电价和服务费的定价标准。居民住宅小区内设置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纳入“居民生活用电”类别。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标准在集中充电设施区域给予公示,文字清晰易懂,在计价收费时反馈收费明细。同时加强主流供应商重要服务信息的报备、管理和适度公开,提高反垄断监管、完善日常监管和投诉渠道。